目前分類:戒律認識章 (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比丘尼戒律八敬法

在此認為一定有很多人不知道,什麼叫作比丘尼八敬法,而比丘尼八敬法在佛教門中,到底用意在作些什麼,就以八敬法其中第一條來說:「百歲比丘尼見新授戒比丘,應一心恭敬頂禮」,也就是說出家好久好久,已經一百多歲的比丘尼,修行也有相當成就,就算見到剛剛授完戒完成年輕比丘,也要先向年輕比丘頂禮,在此認為這是屬於比丘尼,想要修學究竟解脫能夠成功過程有所必要,更是能讓解脫之法不被滅絕的要素,這也是比丘尼要遵守的戒律,和實質修行能否成功的問題,並不是出家女眾的尊嚴問題,在此舉例以下幾點見解,讓想要知道的人作參考:

文章標籤

無常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比丘要如何看待淫慾戒律

出家之前就應該要先弄清楚,所要遵守的是那些戒律,如果授完戒之後對於要遵守的戒律,還是不清不楚那就相當糟糕!因為必需要嚴守清淨戒律,才有可能修行成功,如果不能作到時時刻刻,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就不可能嚴守清淨戒律,尤其男女淫慾的問題,是生理反應更加難以防範,一不小心就像骨牌效應一路犯戒下去!最後就要以斷頭還俗收場,所以說想要修行成功的人,應該要去瞭解修行成就的比丘,祂們是如何簡單清楚,在嚴守著比丘清淨戒律,在此舉例個比丘犯戒情境分析表,給有須要的人作個參考:

文章標籤

無常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出家條件認知 

到底為了什麼要出家?想要藉由出家得到什麼,出家以後又想要作些什麼,出家前就要有正確的認知,當然是要為了擺脫無明生死煩惱而出家,並且要有無欲無求堅持奉獻的精神,不然的話一定會白忙一場!甚至還會帶來諸多不好的後果,出家對有些人來說是比較容易修行,但也因人而異,因為並不是每一個人出家就能夠,擺脫無明生死煩惱得到解脫,更不是一些事業失敗、婚姻破裂、感情不如意、諸事不順利、不敢面對現實、逃避責任,躲債務法律刑責、被人聳恿、一時衝動等等的人,就可以一無反顧出家而去,更絕對不是想要出家就可以出家;當今在台灣的中國北傳佛教出家情形,太多是來者不拒,如此現象對佛教和社會,是莫大的傷害!所以在此要來說說,如何才是正確的出家,並將應該要有的出家條件,提出以下幾點見解讓大家作參考:

文章標籤

無常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家人的五戒

想要修學世尊解脫之法,當然要有許多戒律來規範,在家人是要由最基本「五戒」開始授持,也就是要從最基本原則開始,如果連最基本原則都失敗,也就沒有資格再去談到修行,應該是還有人不知道,所謂「五戒」到底是要戒些什麼東西,在此舉例以下簡單說明讓大家作個參考:

文章標籤

無常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家人的菩薩戒

中國北傳佛教特別的一項作為,就是在家人所授持的「菩薩戒」,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!不知道大家是否清楚,中國北傳佛教的書籍對「菩薩」有相當詳細解說,在此對於「菩薩」的看法,是認為中國北傳佛教對於「菩薩」,有些說法是太過於誇大,而「菩薩」和世尊同樣是大修行者、大解脫者、大智慧者、大成就者,祂們修行成就當然是相當難以達到,大家應該知道什麼是「菩薩」,當然不是指拱桌上那一些雕塑的木頭、金屬、石頭,是指一般人認為還沒有,證悟到最為深層的大修行者;一些在家人腦子裡裝滿了貪婪欲望,對於修行也拿不出甚麼成積,和「菩薩」作一比較有天差地別,不知中國北傳佛教為什麼要創造出一個,「菩薩戒」要來讓在家人受持,那些出家和在家人會有那樣思考邏輯,已經是污衊到崇高尊貴,一般人認為「菩薩」的大修行者,這是相當要緊見解的問題,不可以隨便跟著人云亦云,不然的話一而再盲目跟從,到底是在修些什麼,其實那樣作法是中國北傳佛教的出家人,要在家人去跨越求授無法想像差距,在家人的「菩薩戒」,根本就是要讓在家人去自取其辱,以一個腦袋裝滿著人我是非貪婪無厭,無知無明執著固執的凡夫俗子,去求授極高層次「菩薩」的戒律,讓人覺得有夠離譜,這是相當重要的觀念問題。

文章標籤

無常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戒律對比丘有多重要

世尊在臨終前要眾比丘「以戒為師」,一再諄諄告誡眾比丘,一定要嚴守清淨戒律,如果不能嚴守比丘戒律,根本就沒有資格當出家人,更甭想要修行成功,所以說在此已經知道,比丘嚴守戒律是何等的重要,在家人如果想要親近比丘之前,就要對該比丘作持戒觀察,有關嚴守戒律對比丘來說有多重要,以下簡單舉例說明讓大家作參考:

文章標籤

無常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